集体活动巧心安慰年迈患者
2015年的一天,成都高新康复馨医院康复医学科室挂满了气球和彩带,200多平米的活动室播放着温馨的音乐,桌子上还摆满了糖果点心。患者和家属陆陆续续从二楼三楼下来。
康复科医生马飞燕医生看到笔者走过来,马上说:“你们来得正好,活动就要开始了,我上去叫一下伍大爷,他不肯下来。”说完就跑上楼去了。
原来,这是康复医学科室为所有康复型患者准备的团年活动。活动前三天,马飞燕就开始给所有患者或者家属联系通知,包括在医院的和已经出院的。马飞燕说:“已经康复出院的,有些还需定期服药,有些已经完全康复。这次团年叫上他们,既是联络感情,看看他们恢复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想请他们回来,给正在康复治疗的病友正能量,鼓励大家积极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康复系”的小马医生:用爱的福音温暖患者
“伍大爷就是最近需要正能量的一个患者”马飞燕笑着说,伍大爷今年86岁,两周前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家人匆匆送到医院。经过诊断是突发性脑梗塞,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状。经过医院精心治疗,现在已经恢复了部分意识,但是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以及感觉障碍,或许是担心自己余生将会在轮椅或者床上度过,伍大爷一直很暴躁,不太配合医生和家人接受治疗。两周来,马飞燕是唯一能够“降服”伍大爷的人。
十分钟后,马飞燕推着轮椅从楼上下来,边走边哄小孩一般安慰伍大爷:“你看,大家都在等着您呢,热热闹闹开心一点,你很快就能自己走路了。”
“康复系”的小马医生:用爱的福音温暖患者
三代传承立志投身医疗服务
康复医学科是成都高新康复馨医院重点打造的核心科室之一。2012年12月获政府批准成立高新养老助残康复中心,2013年4月通过成都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设点医院评估。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生、康复护士、治疗师和护理员组成的专业康复队伍,不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还经常举办各种义诊活动,走进社区,免费为当地居民解除疾苦。
说起从医经历,还得从马飞燕的外婆说起。马飞燕外婆是一名中医外科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小的时候,马飞燕就随着外婆,从小看着那些患者经过外婆的治疗恢复了健康,他们的感激和喜悦之情让小飞燕印象深刻。长大后,舅舅和妈妈也都成为医生。在良好的家庭熏陶下,马飞燕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希望能够成为像外婆和妈妈一样令人尊重的医生。
2011年,马飞燕加入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实习医生,开始接触患者。2012年,马飞燕由于“优秀的能力表现、积极开朗的性格和充满良知的爱心”被医院领导推荐至康复医学科,从事传统康复及现代康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康复系”的小马医生:用爱的福音温暖患者
医者仁心获得信任赞誉
没想到,第一次作为康复医生,马飞燕就和患者“大吵一架”。
2012年,马飞燕接手了一名老年患者。当时患者身患多种病:脑梗塞、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腰椎病、重度骨质疏松、肝囊肿、踝关节炎等。住院之前,患者每日口服药物10余种,肝功能、肾功能都不好。更糟糕的是,患者急于早日康复,误信多服药物可以治好功能障碍,坚决要吃多种药物。马飞燕作为主管人员多次劝阻无效,终于“爆发”,和患者争吵,当场流泪——这也是她从医以来第一次流泪。不过后来,那位患者听从了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慢慢恢复了健康。他也和马飞燕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医院领导批评马飞燕,他居然站出来帮着评理,让马飞燕十分感动。
或许是从小医者仁心的家庭熏陶,马飞燕对患者总是怀着一种传教士般的普爱和关怀。每日早晨正式上班前,马飞燕都要先去每个病房“溜一圈”,拉家常,对每位患者和家属都叮嘱事项。开完早会后,立即交代相关护士注意事项。修改医嘱、查房、看病、写病历、处理医嘱、针灸、做PT......在15号病房,吴大爷的老伴说:“每天小马医生来了,我就觉得踏实了。”
“康复系”的小马医生:用爱的福音温暖患者
马飞燕说:“康复医学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合理训练。同时节约成本,让患者更快适应生活,回归社会。所以,生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不仅要准确记录病情、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况、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马飞燕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大学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绵阳市诚信三好学生”等荣誉;毕业后,马飞燕考上了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临床医学专业并两次获得“优秀学生”;参加健康管理师培训,获得健康管理师结业证;获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及康复治疗技术师资格证书;多次到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进修传统康复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现代康复;在医院工作期间,还不断自修心理学和内科医学......
“学医这个行业,本身就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技术提高了,才会更好的帮助患者。也能更好提升自身价值。”她说。(市场部 潘安)